宁波市赫业货运公司

宁波市赫业货运公司

当前位置:首页 > 物流新闻 > 正文

信息服务系统迈向智能化

编辑:宁波市赫业货运公司  时间:2011/07/29
2010年已过去了一大半,若谈起今年汽车电子领域的热门词汇,相信“车载信息服务系统 (Telematics)”、“3G汽车”肯定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。然而,最近一段时间,“物联网”又频频出现于纸质、网络媒体上,俨然有将二者的 “风头”盖过去的架势。有专家甚至断言,物联网在继计算机、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这三大信息技术之后,将掀起第四次信息浪潮,并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。 那么,物联网对于汽车电子产业未来发展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?相信这是许多业内人士关心的问题,接下来,本文将从物联网与与车载信息服务系统的关系入手进行 探讨。
首先,我们先回顾什么是车载信息服务系统?虽然目前对此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,但其主要内容是指通过内置在汽车上的计算机系统、无线 通信技术、卫星导航装置,凭借强大的后台服务系统对搜集到得各项信息和数据进行处理,从而为车主提供道路引导、实时路况、道路救援、远程故障诊断、车辆保 养提醒、个性化资讯及多媒体娱乐资讯接受等服务。
物联网——物物相连的网络那 么,什么又是物联网呢?物联网(InternetofThings)是指物品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(如射频识别(RFID)、红外感应器、全球定位系统、 激光扫描器等装置)与互联网连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的网络。若要对物联网和互联网进行一个区分,我们将互联网理解为人与人、人与物之间沟通的一座桥梁,而物 联网不仅可以实现人与人、人与物的交流,还可实现物与物之间信息的传递和交流。因此,我们可以将其看做是互联网的“升级版”。从处理信息的程序上,物联网 可分为标识、对象感知、数据处理、信息传输以及业务处理等五个环节。具体来说,物联网涉及到的关键技术有RFID射频识别、传感器、智能芯片、有线(无 线)传输网络以及包含软硬件的业务处理系统等。可以这样说,通过物联网,未来我们可以将世界上所有的物品都连接起来,并对远程物体加以识别与管理,从而对 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。目前,物联网在交通与物流、公共安全管理、医疗、城市管理等诸多领域正逐步得到应用。
物联网:助力汽车生活“智能化”
那 么,对于汽车电子行业,特别是对于车载信息服务系统来说,物联网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?如上文所说,车载信息服务系统虽然功能全面,但其信息化、自动化程度 并不是非常高,一些方面还需要依靠人工后台予以支持,如人工语音导航,需要语音连通后台工作人员,由其利用后台技术平台实现操作和支持。
而 物联网则不同,在汽车上,其以汽车作为信息传输枢纽,其通过射频识别和红外感应器等技术,通过读取内置于各种物体内部的电子元器件和芯片,使物体间的信息 能够进行自由连接和交流,从而搭建起一个物物相连的网络。如通过物联网,车主可以将家里的电视机、空调等设备,以及办公室重的电脑、视频、打印机等内置感 应设备的终端连在一起,从而组成一个网络,这样车主即使在车上,也可以对各项设备发出指令,进行远程操控,还可以进行车上办公,如处理文件、召开视频会议 等,真正实现远程办公。
与此同时,物联网在GPS智能导航及实时路况上也有着巨大的潜力。如通过物联网,车主的爱车可以与其它车辆保持联 系,通过射频识别技术自动识别前方道路上车辆行驶情况,自动设计最优行车路线。同时,物联网作为互联网的升级版,其优势在于,不仅能为车主提供海量信息, 还能根据车主需求及爱好进行信息筛选,并根据信息作出分析和判断。如物联网获取到某地有如雨、雪天气,不但会对车主进行提醒,而且会为车主制定最佳安全行 驶速度,真正实现安全驾驶和实时智能服务。
在维修等方面,汽车在物联网下,由于各个零部件其内部都有传感芯片,一旦某一零部件出现问题,其内部芯片会对故障进行记录并反馈到显示设备上,从而使得维修人员能够“对症下药”,迅速解决汽车故障,省去了故障诊断大量时间,实现汽车维修的智能化。
物联网发展面临不少困难汽车电子企业需做好变革准备综 上所述,我们不难发现,较之于车载信息服务系统,物联网在汽车领域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智能化、人性化。然而,物联网虽然前景非常广阔,但由于其是以物品标 识为工作起点,而识别的前提是物体内置有元器件和芯片,这使得物与物之间如何衔接、兼容,特别是物联网识别标准问题摆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。此外,物联 网涉及多个相关部门和企业,如在汽车领域,其设计整车厂商、移动运营商、软件开发商、硬件设备制造商、互联网服务商、道路交通部门等,各自之间如何进行有 效的沟通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,同时也涉及资源如何整合、如何分配的问题。正如车载信息服务系统让我们看到了汽车售后市场的“蓝海”,物联网以其无与伦 比的广度和深度和优势推动车载信息服务系统向深层次发展。对于汽车电子厂家们来说,面对着已经来临的“特马”时代,目前正厚积薄发以积极抢占未来制高点, 与此同时,还应该未雨绸缪,为即将来临的物联网时代做好思想上、技术上的准备。